首页

国产sm视频在线视频

时间:2025-05-28 18:00:46 作者:何帆:这些中国经济的“小趋势”值得关注 浏览量:98391

  中新网5月28日电(记者 石睿)“我们常常被短期的‘快变量’所影响,而低估长期的‘慢变量’的力量。在我看来,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还是内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的现今,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变化、技术创新始终是影响中国经济的四个基本‘慢变量’。”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何帆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演讲时提到,随着国际环境复杂演变、以及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寻找宏大叙事之外的“小趋势”,成为观察中国经济的一个新视角。

  据何帆介绍,以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变化、技术创新这四个基本“慢变量”参照,他发现一些中国经济的“小趋势”值得关注。

  细分市场有新机会

  中国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就像一片竹林,每根竹子不高,但根部紧密链接,这种庞大的供应链体系是中国制造业的独特优势”。

  何帆介绍,他在西安调研的一家材料公司专攻铜合金,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偏门”的领域,但是从特高压电网、到高铁、医疗设备,甚至人工智能相关的订单“直接找上门来”。

  “随着国内市场对于制造业精细程度的需求越来越高,细分市场会有更多新机会、新模式出现,具有技术、人才积累的‘专精’企业会大展拳脚。”何帆表示。

  “超级小镇”潜力巨大

  中国有很多小城市、或是县城甚至一个镇、一个村,生产的某一类产品在国内或是全球市场上占有很大比例。

  何帆举了几个例子,浙江衢州江山市生产的羽毛球占据全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区生产了全国60%的宠物食品;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是世界最大的小提琴出口基地;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生产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吉他;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生产了全世界近三分之一、全国近一半的泳衣。

  “这些地方的企业多数没有自主品牌,主要做代工、或拿出口订单。中国的生产能力很强大,也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如何匹配?突破点可能还是在小镇。”

  何帆提到,他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不是北京、上海、深圳,而是很多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甚至是五线的小县城,这些小县城的基础设施有很大的改善,居民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他们可能还没有做好准备去消费90分、100分的奢侈品,但是已经严重不满足于消费不及格的产品,这时需要的是有企业来提供80分的高性价比产品,这就是机会。”

  新场景催生更多技术创新

  何帆认为,中国技术创新至少有两大优势,一是劳动力密集型研发,“很多技术越到前沿,需要的是‘人海战术’,通过试错排除才知道正确的道路往哪里去。”

  二是市场引致型研发,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高铁,高铁最初的技术创新不是起源于中国人,但是由于中国的市场需求广阔,中国形成了先进高铁技术体系,成为全球唯一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

  他还介绍了一个通过发现技术应用新市场,继而推动技术再创新的案例。这家位于广州的无人机公司,一开始的市场定位是航拍,后来发现新疆购买了不少他们的产品用于为农田喷洒农药,于是根据用户的需求研发了适用于农业的新产品。

  “一项技术创新想要发扬光大、生根发芽,需要的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只有在中国才具备这种复杂生态系统。所以我对中国在未来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地位很有自信,本土企业国产化的速度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快,保守估计,未来新技术革命里头,大概有一半以上都会出现在中国。”何帆分析道。(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民俗创意齐上阵北京网络普法形式新颖、别具一格

在第五批援青干部的牵线搭桥下,2023年6月,哈尔滨市农科院与乌兰县达成高原寒地小龙虾养殖战略合作协议。一年多来,科研和养殖人员精心调控水温、水质,为小龙虾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并通过科学的饲料配比,确保小龙虾健康成长。

(八闽千姿)闽台舞狮人交流对话:文化氛围是传承的基础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表示,苏州坚决服从国家产业布局和空域安全大局,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全链条育产业、全领域造场景、全方位强支撑,全力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他希望更多高端平台、先进技术、重大项目落地苏州,与苏州携手把试点做成示范,从先行迈向先成,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经验。

学习原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总书记这样说

随舰执行任务的1300余名学员和教员来自海军工程大学的多个专业,其中包括来自柬埔寨等6国的18名外军学员随舰混编同训。任务期间,编队以航海技能训练为主,兼顾舰艇航行值更训练和岗位任职训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第十四届福州温泉旅游节开幕

二是“惠”。药好用,还要实惠。自2020年起,乐城先行区创新推出乐城特药险,同时乐城特药相继被纳入北京、上海等全国43个省级、市级和地区的普惠健康保药品目录,加速创新药械惠及更多国内患者。

第136届广交会落幕 到会境外采购商首次突破25万人

“消博会是港企开拓市场的绝佳平台,为港商与买家提供交流机会。”黄天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香港企业已经享受到内地开放大市场的红利,企业希望进一步北上,开拓下沉市场,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